家里买的法棍要是吃不完,放两天就容易变得干硬,直接扔掉实在可惜。很多人会想着把它做成面包干,可往往做出来的成品还是硬邦邦的,咬起来费劲儿,口感也不好。其实啊,法棍做面包干不硬又好吃是有窍门的,不是简单切片烤一烤就行,得在选料、处理和烘烤的每一步都多留意些细节,这样做出来的面包干才能外酥里软,带着法棍本身的麦香,越嚼越有味道。
首先在选法棍的时候就有讲究,不是所有法棍都适合做这种不硬又好吃的面包干。刚出炉的法棍太松软,水分含量高,直接切片做面包干容易烤不透,口感发黏;而放了三四天、硬得像木棍一样的法棍,内部水分已经流失太多,就算后续处理,烤出来也容易干柴。最好选那种放了一天的法棍,摸起来外壳有点硬度,但轻轻按压内部还有点弹性,这样的法棍既有一定的支撑性,又保留了适量水分,做面包干的底子就好。要是家里的法棍已经放得有点硬了,也别急着扔,可以先把它用湿毛巾裹住,放进微波炉里低火加热30秒,让它吸收点水分,恢复些柔软度,再进行后续操作。
处理法棍的时候,切片的厚度和方式也会影响最终口感。切得太薄的话,烤的时候水分很快就蒸发完了,容易变得酥脆过头,咬起来硌牙;切得太厚,又不容易烤均匀,外面焦了里面还是软的,放凉了照样会硬。一般来说,切成1.5厘米左右的厚片比较合适,这个厚度既能保证烘烤后有一定的嚼劲,又不会太硬。切片的时候要用锋利的刀,最好是锯齿刀,顺着法棍的纹理慢慢切,别来回拉锯,不然容易把法棍切得碎碎的,影响美观也浪费。切好的面包片,如果边缘的硬壳特别厚,可以用刀轻轻削掉一点,这样做出来的面包干边缘就不会过于坚硬。
让法棍面包干不硬的关键步骤,就是浸泡。这一步很多人容易忽略,直接把干面包片放进烤箱烤,自然会硬。准备一个小碗,倒入适量的液体,牛奶、淡奶油或者融化的黄油加清水都可以。用牛奶的话,烤出来的面包干会带着奶香味,口感更温润;用淡奶油会更浓郁,但热量稍微高一点;黄油融化后加清水,能增加面包干的香气和酥脆度。液体的温度也有讲究,不能用太烫的,不然会把面包片烫烂;也不能用冰凉的,吸收效果不好。温温的最好,大概40度左右,用手摸起来不烫为宜。把切好的面包片放进液体里,快速蘸一下,两面都要蘸到,但不要浸泡太久,不然面包片会吸太多水分,烤出来软塌塌的,没有嚼劲。一般蘸个两三秒就可以拿出来,放在滤网上沥掉多余的液体。
烘烤的温度和时间把控也很重要,这直接决定了面包干的口感。烤箱要提前预热,温度别太高,150度左右比较合适,高温会让面包片表面迅速烤焦,内部水分却没来得及充分蒸发,放凉后就会变硬。把蘸好液体的面包片摆放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,面包片之间要留一点空隙,不要挤在一起,这样受热更均匀。放进预热好的烤箱中层,烤15到20分钟。具体的时间要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和面包片的厚度来调整,烤到面包片表面变得金黄,用手摸起来有点干燥但还有点弹性的时候就可以了。不要烤到完全酥脆,因为面包干放凉后还会变得更脆一些。烤好后拿出来,放在冷却架上晾凉,别直接放在烤盘里,不然热气捂着,面包干会变软。
如果想让法棍面包干的味道更丰富,还可以在浸泡的时候加入一些调味。比如在牛奶里加一勺白糖,烤出来的面包干会带点甜味,适合喜欢甜食的人;加少许盐和黑胡椒,就是咸香口味的,搭配 soup 或者沙拉都很合适;也可以撒上一点香草碎,比如迷迭香、百里香,增加独特的香气。还有一种做法,是把烤到半熟的面包干拿出来,一面涂上融化的黄油,撒上细砂糖或者肉桂粉,再放回烤箱烤5分钟,这样做出来的面包干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脆壳,味道更有层次。不过要注意,调味的时候不要加太多,不然会掩盖法棍本身的麦香味,简单的调味反而更能突出面包干的本味。
做好的法棍面包干,放凉后要密封保存,不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软,或者水分流失变得干硬。可以用保鲜袋或者密封罐把面包干装起来,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保存个三四天没问题。平时饿了的时候拿几片当零食,或者早上搭配牛奶、咖啡当早餐,都很方便。要是家里有小朋友,这种不硬又好吃的面包干也很适合他们,不用担心咬不动或者硌到牙。其实只要掌握了这些小窍门,用吃不完的法棍做面包干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,既避免了浪费,又能吃到美味的小零食,何乐而不为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