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每天到了上午十点多,不少人就开始琢磨午餐吃点啥,既想做得简单不费时间,又希望味道能说得过去,毕竟午餐吃好了,下午才有精力干活。其实怎么做午餐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是摸透食材的性子,再加上一些顺手的小技巧,普通的家常菜也能变得有滋有味。
先说说食材的挑选,这是做好午餐的基础。很多人觉得买食材麻烦,每次都随便抓几样,结果做出来的味道总是差点意思。其实应季的食材往往最有味道,也最实惠。比如春天的时候,菠菜、春笋、香椿这些新鲜蔬菜刚上市,带着大自然的鲜嫩劲儿,简单炒一炒或者凉拌,就能出好味道。夏天的黄瓜、番茄、茄子,水分足口感好,做个番茄炒蛋、凉拌黄瓜,清爽又下饭。秋天的萝卜、白菜、莲藕,炖个汤或者红烧,暖乎乎的特别舒服。冬天就选些耐储存的土豆、胡萝卜、洋葱,搭配点肉类一起炖,香气能飘满整个屋子。肉类方面,新鲜的鸡胸肉、五花肉、鲈鱼、排骨都是不错的选择,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烹饪时间来定,比如时间紧张就选鸡胸肉,快炒十几分钟就能出锅;要是时间充裕,炖个排骨或者红烧肉,那香味能让人多吃一碗饭。
食材处理好了,烹饪技巧就成了决定味道的关键。很多人炒青菜的时候,要么炒得太老发黄,要么出水太多软塌塌的,其实秘诀就是大火快炒。先把锅烧得冒烟,再倒入适量的油,油热后放入蒜末或者葱花爆香,然后迅速倒入洗好沥干水分的青菜,用铲子快速翻炒,等青菜刚变色的时候,加入少许盐和生抽调味,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。这样炒出来的青菜翠绿爽口,还能保留住蔬菜本身的清甜。做肉类的时候,去腥是第一步,比如鸡胸肉可以用料酒和姜片腌制十分钟,排骨可以提前用冷水浸泡出血水,再焯水去除浮沫。炒肉的时候,想要肉质嫩滑,可以在腌制的时候加少许淀粉抓匀,这样炒出来的肉不会柴。炖肉的时候,不要过早放盐,否则肉会变硬,应该在肉快炖熟的时候再放盐,这样肉既入味又软烂。
午餐的搭配也很重要,既要好吃又要营养均衡。很多人午餐只吃主食和一个菜,这样营养不够全面,时间长了身体容易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。其实简单的搭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,比如一份主食、一份荤菜、一份素菜,再搭配一碗汤或者一份凉拌菜。主食可以换着花样来,不要总是吃白米饭,比如蒸点杂粮饭,里面加些糙米、燕麦、红豆、绿豆,营养更丰富;或者做个葱油饼、蔬菜饼,简单又管饱。荤菜可以选鱼、虾、鸡肉、牛肉等,比如香煎鲈鱼,外酥里嫩,刺也少;或者做个可乐鸡翅,甜香可口,大人小孩都爱吃。素菜就选当季的新鲜蔬菜,清炒、凉拌或者蒸都可以。汤品可以提前在早上出门前用电压力锅预约上,比如玉米排骨汤、番茄金针菇汤,中午回来就能喝到热乎乎的汤,暖心又暖胃。
对于上班族来说,中午时间比较紧张,怎么做午餐又好吃还省时间呢?其实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。比如前一天晚上把食材清洗干净,切好放在保鲜盒里,分类装好,放在冰箱里冷藏。第二天早上出门前,把需要炖煮的食材放进电压力锅或者慢炖锅,设置好时间,中午回来就能直接吃。快炒的菜可以在中午下班回来后,用大火快速翻炒几分钟就能出锅。比如做个宫保鸡丁,前一天晚上把鸡胸肉切成丁,用料酒、淀粉、生抽腌制好,花生米提前炸好,黄瓜和胡萝卜切成丁。第二天中午回来,先把锅烧热,倒油,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爆香,再放入腌制好的鸡丁翻炒至变色,加入黄瓜丁和胡萝卜丁继续翻炒,最后加入调好的料汁(生抽、香醋、白糖、淀粉、水),翻炒均匀后撒上花生米,不到十分钟就能做好一盘香喷喷的宫保鸡丁,搭配米饭吃,美味又省时。
有时候不想吃炒菜,也可以试试蒸菜或者烤箱菜,做法简单还不用看锅。比如蒸鸡蛋羹,把鸡蛋打散,加入适量的温水(鸡蛋和水的比例是1:1.5),搅拌均匀后过筛,撇去表面的泡沫,盖上保鲜膜,用牙签扎几个小孔,放入蒸锅蒸十分钟左右,出锅后淋上少许生抽和香油,嫩滑爽口,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。烤箱菜也很方便,比如烤鸡腿,把鸡腿用盐、生抽、料酒、蜂蜜、黑胡椒腌制好,放入冰箱冷藏几个小时,中午回来把鸡腿放在烤盘里,铺上一层锡纸,放入烤箱,上下火200度烤25分钟左右,期间可以翻一次面,烤好的鸡腿外皮金黄酥脆,肉质鲜嫩多汁,搭配一些烤蔬菜,比如土豆块、西兰花、洋葱块,一起放进烤箱烤,这样一顿午餐就有荤有素,做法还简单,不用在厨房烟熏火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