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蒙蒙亮,窗外的麻雀在枝头蹦跳着叫早,厨房里的自来水龙头拧开,流出的水带着一丝凉意,却也恰好让人清醒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早上的时间像上了发条,既要赶车又要打卡,总觉得早餐要么随便买个包子对付,要么干脆不吃。可胃里空荡荡的滋味不好受,到了上午十点就饿得眼冒金星,工作都没精神。其实真不用这么委屈自己,早上怎么做又好吃又简单,答案就藏在寻常的食材和不复杂的步骤里,花上半小时,就能把温暖和营养都吃进肚子里。
最省心的早餐,往往离不开提前一晚的小准备,比如杂粮粥。前一天晚上睡前,抓一把大米,再掺上少量小米、燕麦、红豆、绿豆,不用洗得太复杂,淘两遍水就行,然后放进电压力锅里,加足量的水,预约好煮粥模式。第二天早上一睁眼,厨房里就飘着淡淡的谷物香气,掀开锅盖,浓稠的粥液冒着热气,红豆的绵、燕麦的滑都融在里面,盛一碗放在桌上,晾到温热刚好入口,每一口都熨帖着胃。光有粥还不够,得配点能顶饱的主食,鸡蛋饼就是最好的搭档。
做鸡蛋饼不用揉面,省了不少事。找个干净的大碗,舀两勺普通面粉,打入一个鸡蛋,加少量清水,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直到面糊变得细腻无颗粒,再撒点葱花、半勺盐调味,要是家里有火腿肠,切成小丁放进去,味道会更丰富。平底锅烧到微热,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,舀一勺面糊倒进去,用铲子轻轻推平,让面糊均匀地摊在锅底。小火慢慢煎,等到一面变成金黄色,用铲子翻面,再煎几十秒,另一面也变得酥脆,一张香气扑鼻的鸡蛋饼就做好了。这样的鸡蛋饼外酥里软,咬下去有葱花的香和鸡蛋的鲜,配着杂粮粥吃,一口粥一口饼,简单却特别满足。
要是前一晚忘了准备杂粮粥,也有能快速搞定的早餐。冰箱里常备的吐司面包,就是应急的好食材。取两片吐司,用刀把边缘的硬边切掉(不爱吃边的可以直接留着),一片吐司上抹一层花生酱或者草莓酱,另一片放上一片生菜叶和煎好的鸡蛋,再夹一片火腿,把两片吐司合在一起,对角线切成三角形,一份简单的三明治就做好了。煎鸡蛋的时候也有小技巧,不用放太多油,小火煎到蛋白凝固,蛋黄还是半流心的状态最香,咬下去的时候蛋黄会慢慢流出来,裹着面包的麦香,味道特别好。再烧一壶热水,冲一杯牛奶或者豆浆,几分钟就能搞定,拿着三明治出门,路上也能吃,一点不耽误时间。
有时候早上想吃点汤汤水水的,馄饨或者面条就是不错的选择。可以提前在周末包一些馄饨,分成小份冻在冰箱里,早上拿出来不用解冻,直接放进烧开的水里,加几片青菜叶、一勺紫菜和虾皮,煮到馄饨浮起来,加少量盐和香油调味,一碗鲜美的馄饨就做好了。面条的做法更灵活,挂面或者手擀面都可以,水烧开后下面条,煮到八成熟的时候,把打散的鸡蛋液慢慢淋进去,形成蛋花,再加点番茄块一起煮,番茄的酸甜味会融入汤里,面条吸饱了汤汁,吃起来特别爽口。早上怎么做又好吃又简单,其实就是利用身边现有的食材,不用追求复杂的做法,家常的味道才最让人安心。
还有一种快手早餐,适合喜欢甜口的人,那就是香蕉松饼。准备三根香蕉,去皮后放在碗里用勺子压成泥,打入两个鸡蛋,搅拌均匀后,加入三勺面粉和少量泡打粉(没有泡打粉也可以不加,松饼会稍微紧实一点),继续搅拌成面糊。平底锅刷油,舀一勺面糊倒入锅中,小火煎到表面出现小气泡,翻面再煎一分钟,蓬松柔软的香蕉松饼就做好了。这种松饼带着香蕉的自然甜味,不用额外加糖,搭配一杯酸奶,撒上几颗蓝莓或者草莓,颜值高又好吃,连小朋友都特别喜欢。
很多人觉得早上没时间做早餐,其实是把做早餐想得太复杂了,总觉得需要准备很多食材,步骤又繁琐。但实际上,早上怎么做又好吃又简单,关键在于“简化”和“提前规划”。提前一晚把需要泡的食材泡好,把需要冻的食材分好份,早上起来只需要简单的煎、煮、拌,半小时足够做出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。比起在路边买的冰冷包子,自己做的早餐更干净卫生,也更合自己的口味。
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,它不仅能提供上午所需的能量,更能带来一天的好心情。当你坐在餐桌前,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早餐,看着窗外的太阳慢慢升起,那种踏实和温暖的感觉,是任何速食都无法替代的。不用羡慕别人的精致早餐,也不用抱怨自己没时间,从今天开始,试着早起半小时,用简单的食材做一顿好吃的早餐,你会发现,美好的一天,就是从这一顿暖胃的早餐开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