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北方餐桌上的家常主食饽饽头,做好只需掌握关键步骤便能好看又好吃。选面是基础,中筋面粉最适宜,其蛋白质含量约11%,筋度适中,能让饽饽头保持形状又不过于紧实,高筋面粉易使成品发硬,低筋面粉则易塌陷。和面时,500克面粉搭配5克干酵母,水温控制在30-40℃以激活酵母,酵母温水溶解静置5分钟后倒入面粉,搅拌成无干面粉的絮状即可。揉面需耐心,用手掌根部按压揉搓至面团光滑细腻、不粘手且有弹性,约10-15分钟。揉好的面团放温暖处(25-30℃)醒发1-2小时,至两倍大、按压凹陷不反弹且内部呈蜂窝状。醒发好的面团要彻底排气,揉搓至恢复原大小后分50-60克的小剂子,揉成光滑圆形,可顶部压坑或剪口造型,放铺湿纱布或刷油的蒸屉上,留足膨胀空间。塑形后二次醒发15-20分钟,至松软有弹性。蒸制时水烧开后大火蒸15-20分钟,关火焖5分钟防塌陷。刚出锅的饽饽头暄软香甜,剩余的放凉后装保鲜袋冷藏,再蒸几分钟口感依旧。

在北方的餐桌上,饽饽头是再家常不过的主食了。刚出锅的饽饽头,个头圆润,表面光滑,咬一口暄软香甜,带着浓浓的麦香味,无论是配着炒菜还是就着咸菜,都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。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家做的饽饽头要么形状不好看,要么口感扎实不松软,其实想要做好饽饽头,并没有那么难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就能做出既好看又好吃的家常饽饽头。

要想饽饽头好看又好吃,选面是基础。做饽饽头最好用中筋面粉,也就是我们平时做馒头、包子常用的面粉,这种面粉的筋度适中,做出来的饽饽头既能保持形状,又不会过于紧实。很多人可能会纠结要不要用高筋面粉或者低筋面粉,高筋面粉筋度太高,揉面难度大,做出来的饽饽头容易发硬;低筋面粉筋度太低,醒发后容易塌陷,形状不好把控。买面粉的时候,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,蛋白质含量在11%左右的就是中筋面粉,超市里常见的家用面粉大多都是这个类型,很容易买到。

选好面粉后,接下来就是和面。和面的时候,酵母的用量和水温很关键。一般来说,500克面粉搭配5克干酵母就可以了,酵母太多会有酸味,太少则醒发时间过长,影响口感。水温要控制在30-40摄氏度之间,这个温度最适合酵母活性发挥,用手摸一下,感觉温热不烫手就行。如果水温太高,会把酵母烫死,面团就发不起来了;水温太低,酵母活性低,醒发速度慢。把酵母放进温水中,搅拌均匀,静置5分钟,让酵母充分溶解激活,然后慢慢倒入面粉中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形成絮状,没有干面粉为止。

接下来的揉面环节,直接关系到饽饽头的口感。揉面一定要揉到位,很多人揉几下觉得差不多了就停手,这样做出来的饽饽头内部组织粗糙,口感不好。正确的揉面方法是,把絮状的面粉倒在案板上,用手掌根部用力按压、揉搓,然后把面团折叠过来,再继续按压、揉搓,重复这个动作。揉面的过程中,如果觉得面团太粘手,可以在案板上撒少量干面粉,但不要撒太多,以免影响面团的含水量。一直揉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,用手摸起来不粘手,而且有弹性,这样的面团才算是揉好了。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-15分钟,虽然有点累,但为了好吃的饽饽头,还是要耐心揉到位。

揉好的面团需要进行第一次醒发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发面”。把揉好的面团放进一个干净的盆里,用湿毛巾盖好,或者在盆口蒙上一层保鲜膜,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。醒发的温度最好在25-30摄氏度之间,冬天的时候可以把盆放在温水锅里,或者放在暖气旁边;夏天温度高,直接放在室内阴凉处就行。醒发的时间没有固定标准,主要看面团的状态,一般需要1-2小时。当面团醒发到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凹陷处不会反弹,而且面团内部布满了蜂窝状的小孔,说明第一次醒发已经完成了。如果醒发过度,面团会有酸味,而且口感会发黏;醒发不足,饽饽头会蒸不熟或者口感扎实。

第一次醒发好的面团,需要进行排气。把面团从盆里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用力揉搓,把面团内部的空气排出来。排气一定要彻底,否则蒸出来的饽饽头内部会有大的空洞,影响美观和口感。揉搓到面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,表面重新变得光滑,就可以开始塑形了。塑形的时候,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小剂子的重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,一般50-60克一个比较合适,做出来的饽饽头大小适中,好看又方便食用。分好的小剂子要盖上湿毛巾,防止表面变干。

取一个小剂子,放在手心,用手掌轻轻揉搓,把小剂子揉成圆形。揉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让面团表面始终保持光滑。如果觉得揉不圆,可以把小剂子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根部轻轻转动揉搓,直到形成一个圆润光滑的面团。想要饽饽头更好看,可以在揉好的圆面团顶部用干净的筷子轻轻压一个小坑,或者用剪刀在顶部剪几个小口子,这样蒸出来的饽饽头会有独特的造型,看起来更有食欲。塑形好的饽饽头要放在铺了湿纱布或者刷了油的蒸屉上,注意每个饽饽头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,因为蒸制过程中面团还会膨胀,避免粘在一起。

塑形好的饽饽头需要进行第二次醒发,也就是“二次醒发”。这次醒发的时间不需要太长,一般15-20分钟就可以了。醒发的时候,同样要盖上湿毛巾,保持湿度。判断二次醒发是否完成,可以用手轻轻碰一下饽饽头,如果感觉面团变得松软有弹性,而且比原来稍微大了一点,就可以开始蒸制了。二次醒发很重要,这一步能让饽饽头在蒸制过程中继续膨胀,变得更加暄软,而且形状也会更饱满好看。如果省略二次醒发,蒸出来的饽饽头会比较小,口感也不够松软。

蒸制饽饽头的时候,要先把锅里的水烧开,然后把蒸屉放进去,盖上锅盖,用大火蒸。蒸制的时间根据饽饽头的大小来定,一般50-60克的饽饽头,蒸15-20分钟就可以了。蒸的时候要注意,锅盖一定要盖严,不要漏气,否则会影响蒸制效果。蒸好之后,不要马上打开锅盖,要先关火,焖5分钟再开盖。这一步叫做“焖锅”,主要是为了防止饽饽头突然遇到冷空气而塌陷,影响形状。焖好之后再打开锅盖,就能看到一个个圆润饱满、表面光滑的饽饽头了,闻起来还有浓浓的麦香味,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咬一口。

刚蒸好的饽饽头最好吃,暄软香甜,带着温热的气息。如果一次吃不完,可以把剩下的饽饽头放凉后装进保鲜袋里,放进冰箱冷藏保存,想吃的时候再放进蒸锅蒸几分钟,口感和刚蒸好的差不多。做饽饽头的过程虽然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,但当看到自己做出的饽饽头既好看又好吃,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。其实,家常美食的魅力就在于此,简单的食材,通过简单的步骤,就能做出让人温暖满足的味道。只要掌握了这些小诀窍,你也能在家做出美味又美观的饽饽头,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