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在家做炸鸡,最头疼的除了怕炸不好不酥脆,就是那滋滋啦啦的噪音,尤其是早上或者晚上,生怕吵到邻居。其实想做出安静又好吃的炸鸡,不是什么难事,关键在几个小细节上多下点功夫就行。很多人觉得炸鸡噪音大,主要是炸的时候油溅得厉害,噼里啪啦的声音没完没了,不仅吵,还容易溅到手上烫着。但只要掌握对了方法,既能让炸鸡外酥里嫩,又能把噪音控制住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里面的门道。
首先得从选肉开始,选对了肉,炸鸡的口感就成功了一半。做炸鸡最好用鸡腿肉,鸡腿肉比鸡胸肉更嫩,炸出来不会柴,而且油脂分布均匀,吃起来更香。买鸡腿的时候尽量选新鲜的,冷冻的也可以,但解冻的时候要注意方法,别直接用热水泡,那样肉的水分会流失,口感就差了。正确的解冻方式是提前放冰箱冷藏解冻,或者用密封袋包好泡在冷水里,这样解冻出来的鸡腿肉能保持原有的鲜嫩。解冻好的鸡腿肉,要把骨头去掉,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块别太大,不然炸的时候不容易熟透,也别太小,吃起来不过瘾,大概麻将块大小就正好。
切好的鸡肉不能直接炸,腌制这一步很关键,不仅能让鸡肉入味,还能让肉质更嫩,同时也能为后续炸制减少一些麻烦。腌制的时候,先把鸡肉洗干净,用厨房纸巾把表面的水分彻底擦干,这一步很重要,水分多了炸的时候容易溅油,噪音自然就大了。擦干后放碗里,加入适量的生抽、料酒、姜片、蒜末、少许盐和黑胡椒,如果喜欢带点辣味,加点辣椒粉也成,要是家里有蜂蜜,加一勺蜂蜜能让鸡肉多一层淡淡的甜味,口感更丰富。然后用手抓匀,让每块鸡肉都裹上调料,盖上保鲜膜,放冰箱冷藏腌制至少30分钟,时间充裕的话腌1个小时更好,这样鸡肉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,吃起来更入味。
接下来就是裹粉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炸鸡的酥脆度和炸制时的安静程度。很多人裹粉就直接用面粉,其实这样炸出来的外皮不够酥脆,而且容易掉粉。正确的做法是准备两种粉,一种是淀粉和面粉的混合粉,比例大概是2:1,另一种是鸡蛋液。先把腌制好的鸡肉块放进混合粉里,用手抓匀,让每块鸡肉都均匀裹上一层粉,然后抖掉多余的粉,再放进鸡蛋液里滚一圈,让鸡肉表面都沾上蛋液,最后再放进混合粉里裹一层粉,这次裹粉的时候可以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让粉能更牢固地粘在鸡肉上,这样炸出来的外皮会更厚更酥脆,而且不容易掉渣。裹好粉的鸡肉可以放在筛网上静置5分钟,让粉稍微湿润一点,这样炸的时候不容易溅油。
炸制环节是控制噪音的核心,油温的控制尤为重要。很多人炸炸鸡的时候,油还没热就把鸡肉放进去了,这样不仅鸡肉炸不熟,还会因为油温低,鸡肉里的水分慢慢渗出,导致油溅得厉害,噪音特别大。所以炸之前一定要把油温控制好,准备一个厨房温度计,把油倒进锅里,油的量要多一点,能没过鸡肉块最好,这样鸡肉炸的时候受热均匀,也能减少溅油。开火加热,当油温升到160℃的时候,就可以把裹好粉的鸡肉块放进锅里了,放的时候要一块一块慢慢放,别一下子全倒进去,不然油温会突然下降,而且容易溅油。鸡肉放进去后,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,防止鸡肉粘在一起。炸的时候保持中火,让油温稳定在160℃左右,这样鸡肉能慢慢炸熟,外皮也能逐渐定型,不会因为油温过高而溅油。
等鸡肉炸到表面变成浅黄色的时候,就可以先捞出来了,这是第一次炸,主要是让鸡肉熟透。捞出来后放在吸油纸上,把表面的油沥干,然后把油温升高到180℃,进行第二次复炸。复炸的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1-2分钟,主要是让炸鸡的外皮变得更酥脆。第二次复炸的时候,因为鸡肉已经定型,水分也基本被炸出来了,所以溅油的情况会比第一次少很多,噪音也会小不少。复炸到鸡肉表面变成金黄色,就可以捞出来了,放在吸油纸上沥干多余的油,这样做炸鸡安静又好吃的关键步骤就完成了。
炸好的炸鸡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撒上一些椒盐、辣椒粉或者芝士粉,要是喜欢酸甜口的,还可以调个番茄酱或者蜂蜜芥末酱蘸着吃。刚炸好的炸鸡外皮酥脆,咬一口咔嚓作响,里面的鸡肉却嫩得流汁,香味扑鼻。而且整个炸制过程中,因为我们控制好了油温,擦干了鸡肉表面的水分,裹粉也裹得均匀牢固,所以溅油很少,噪音也比平时小很多,再也不用担心吵到邻居了。其实在家做炸鸡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把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好,就能做出既安静又好吃的炸鸡,比外面买的还卫生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平时周末休息的时候,自己动手做上一盘,配上冰镇可乐,简直是太惬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