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一到,街头巷尾的青团就成了热门美食,软糯的外皮裹着香甜或咸香的馅料,一口下去要是能爆出汁来,那滋味才叫绝。不过很多人在家自己做青团,要么馅料干巴巴没汁水,要么皮蒸出来硬邦邦失去口感,其实想做出爆汁又好吃的青团,关键还是在细节上把控好,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家常做法里的那些小窍门。
先说说做青团的“底子”——粉类的选择和配比。咱们平时做青团主要用糯米粉,但光用糯米粉容易粘牙,而且蒸出来可能会塌,所以一定要加些粘米粉来调节口感。一般来说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控制在3:1比较合适,比如300克糯米粉配100克粘米粉,这样做出来的青团外皮软糯又带着点嚼劲,不容易变形。另外,艾草汁的制作也有讲究,新鲜艾草摘洗干净后,要先在沸水里焯一下,加少许小苏打能让艾草颜色更翠绿,焯好后过凉水挤干水分,再加水打成细腻的艾草泥,过滤掉残渣后用这个汁来和面,既能保证颜色好看,又能让艾草的清香充分融入面皮里。
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爆汁馅料部分,不管是甜口还是咸口,想要爆汁,馅料的湿度和油脂含量就得把握好。先说说经典的豆沙馅,买现成的豆沙馅往往偏干,咱们可以自己加工一下。把豆沙馅倒进锅里,加少许黄油或者猪油,小火慢慢翻炒,期间分几次加入适量的清水或者淡奶油,每次加完都要翻炒均匀,让豆沙充分吸收水分和油脂,一直炒到馅料能捏成团但又有点湿润的状态,这样做好的豆沙馅咬下去就会有爆汁的感觉。如果喜欢带颗粒感的,还可以在豆沙里加些煮熟的红豆粒,增加口感层次。
咸口的蛋黄肉松馅也是很多人的最爱,要让这个馅爆汁,沙拉酱和黄油是秘密武器。咸蛋黄提前用白酒腌一下,放进烤箱180度烤8分钟,取出来放凉后压成碎末,加入适量的肉松,再倒入沙拉酱和融化的黄油,搅拌均匀。这里沙拉酱要选浓稠一点的,黄油的量不用太多,主要是增加顺滑度,馅料的湿度以能轻松捏成团为准,不能太稀否则不好包,也不能太干不然没有爆汁效果。要是喜欢更丰富的味道,还可以加一点点海苔碎或者白芝麻,香味会更浓郁。
和面的时候,艾草汁要分次加入粉类中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,然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湿布醒10分钟,这样面团会更有延展性,包的时候不容易破。取一小块醒好的面团,用手掌搓圆后按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,注意不要把皮擀得太薄,不然容易露馅,也不要太厚,不然会影响口感。包的时候把馅料放在皮中间,像包包子一样慢慢把边缘捏合起来,收口处要捏紧,然后轻轻搓圆,这样蒸的时候馅料里的汁水才不会漏出来。
蒸青团的火候和时间也不能马虎,蒸锅加水烧开后,在蒸屉上铺上油纸或者刷一层薄油,把做好的青团放上去,每个青团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,避免蒸的时候粘在一起。盖上锅盖,上汽后蒸8-10分钟就可以了,时间不能太长,不然面皮会变得软烂,失去嚼劲。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,先焖2分钟,让青团慢慢降温,这样可以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面皮塌陷。刚蒸好的青团表面会比较黏,刷一层薄油既能防粘,又能让青团看起来更有光泽。
其实青团怎么做才爆汁好吃,除了上面这些技巧,还有一个小细节很多人会忽略,就是包好的青团如果不是马上蒸,要盖上湿布或者放进保鲜袋里,防止面皮变干。另外,做好的青团最好当天吃完,吃不完的要密封冷藏,第二天加热的时候可以在表面喷点水,再蒸几分钟,这样能恢复软糯的口感。春天正是吃青团的好时节,按照这些家常技巧做出来的青团,外皮翠绿软糯,馅料饱满爆汁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给家人朋友,都是一份满满的春日心意。
有时候在家做美食,多花一点心思在细节上,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美味。就像做青团,从粉类的配比到馅料的调制,再到蒸制的时间,每一步都不能马虎。当你咬下第一口,感受到软糯的外皮和爆汁的馅料在嘴里融合,艾草的清香和馅料的香甜交织在一起,那种满足感是买现成的青团比不了的。大家不妨趁着春天,试着自己动手做一次,按照这些方法,相信你也能做出爆汁又好吃的青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