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家常菜里的硬菜,炒鸡绝对能排得上号。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改善伙食,端上一盘香喷喷的炒鸡,总能让全家人的筷子都忍不住往盘子里伸。不过很多人在家做炒鸡,要么做得肉质柴硬,要么味道寡淡,还总担心营养流失。其实想把炒鸡做得营养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新手也能做出饭店水准的味道。
要做好炒鸡,选对鸡肉是第一步。很多人图方便会买冷冻鸡,虽然省事,但冷冻过程中鸡肉的水分和部分营养会流失,口感也会变差。如果想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营养,建议选新鲜的三黄鸡或者土鸡。三黄鸡的肉质细嫩,容易入味,而且脂肪含量适中,炒出来不会过于油腻;土鸡虽然价格稍高,但肉质更紧实,香味也更浓郁,营养成分也相对更丰富。选鸡的时候最好选现杀的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鸡肉的新鲜度,买的时候可以让店家帮忙处理干净,去掉鸡头、鸡屁股和内脏,回家自己再仔细清洗一遍就行。
处理鸡肉也是个技术活,直接切块炒很容易出现不熟或者过老的情况。先把鸡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,不要切得太大,不然内部不容易入味,也不要切得太小,炒的时候容易碎。切好的鸡肉放在清水里浸泡10-15分钟,泡出里面的血水,这样炒出来的鸡肉不会有腥味。泡好后捞出沥干水分,加入适量的料酒、少许生抽和一小勺淀粉,用手抓匀,腌制20分钟左右。料酒能去腥,生抽可以提前给鸡肉入味,淀粉则能在鸡肉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炒的时候锁住水分,让肉质更嫩,营养也不容易流失。很多人会忽略腌制这一步,其实这是炒鸡嫩滑入味的关键,千万不能省。
配料的搭配不仅能丰富炒鸡的口感,还能增加营养。最基础的配料是葱姜蒜,葱切段,姜切片,蒜拍碎,这些调料能很好地激发鸡肉的香味。如果喜欢吃辣,可以准备几个干辣椒和花椒,做成香辣口味的;如果不吃辣,就用青椒、洋葱、土豆这些蔬菜来搭配。青椒和洋葱能增加清爽的口感,土豆吸收了汤汁后软糯香甜,而且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和鸡肉搭配在一起,营养更均衡。另外,还可以准备一小把香菜,出锅前撒上,能让香味更浓郁。调料方面,除了腌制时用的料酒和生抽,还需要准备老抽、蚝油、盐、糖和鸡精。老抽主要是上色,不要放太多,不然颜色会发黑;蚝油能增加鲜味,糖可以提鲜并中和调料的咸味,盐和鸡精根据口味适量添加。
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烹饪过程了,炒鸡怎么做才营养好吃,火候的控制非常重要。先热锅凉油,油的量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,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,如果喜欢吃辣,再加入干辣椒和花椒一起炒出香味。这里要注意火候不要太大,不然葱姜蒜容易炒糊,影响味道。爆香后把腌制好的鸡肉倒入锅中,转大火快速翻炒,直到鸡肉表面变色。这一步要快炒,让鸡肉在高温下迅速锁住水分,保持嫩滑的口感。鸡肉变色后,加入一勺老抽翻炒均匀,让鸡肉均匀上色,然后加入适量的蚝油和少许糖,继续翻炒几下,接着加入准备好的蔬菜,比如土豆块、青椒块和洋葱块,翻炒均匀。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刚好没过食材的一半就行,不要加太多水,不然炒出来的鸡肉会太软烂,失去口感。盖上锅盖,转中小火焖煮10-15分钟,让鸡肉和蔬菜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,同时也能让鸡肉熟透。焖煮的时间根据鸡肉块的大小调整,块大就多煮一会儿,块小就少煮一会儿,避免煮太久导致鸡肉变老。
焖煮好后,打开锅盖,转大火收汁。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炒,让每一块鸡肉和蔬菜都裹上汤汁,这样味道才更浓郁。收汁到汤汁浓稠的时候,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,翻炒均匀后就可以关火了。最后撒上一把香菜,一道香气扑鼻、营养又好吃的炒鸡就做好了。这时候的鸡肉嫩滑入味,蔬菜吸收了汤汁的香味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配馒头,都非常下饭。很多人在收汁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,就是收得太干,其实稍微留一点汤汁更好,用来拌米饭特别香。而且整个烹饪过程中,大火快炒和中小火焖煮相结合,既能保证鸡肉熟透,又能最大程度保留鸡肉的营养和水分,让炒鸡既好吃又有营养。
其实在家做炒鸡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选对鸡肉,处理得当,搭配好配料,掌握好火候,就能做出一道全家人都爱吃的炒鸡。而且自己在家做的炒鸡,食材新鲜,调料干净,比外面饭店里的更健康、更放心。平时周末休息的时候,买一只新鲜的鸡,按照这个方法做一道炒鸡,再搭配几个素菜,就是一顿丰盛又营养的家常菜。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,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所以下次想做炒鸡的时候,不妨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相信你也能做出营养又好吃的炒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