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逢年过节,或是家里人想换个口味当点心时,一碗热乎乎的汤圆总让人觉得暖心又暖胃。尤其是那种咬下去软乎乎、内馅香甜流心的汤圆,更是老少都爱。其实不用总想着去外面买,自己在家做汤圆怎么做软好吃又简单,掌握几个小窍门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首先得选对食材,这是汤圆软嫩好吃的基础。糯米粉要选那种细腻洁白的,最好是现磨的纯糯米粉,不要买添加了太多其他淀粉的混合粉,那样做出来的汤圆容易发硬。如果家里有条件,也可以用少量澄粉和糯米粉混合,比例大概是10:1,澄粉能让汤圆口感更Q软,但不能放多,不然会失去糯米本身的软糯感。馅料方面,喜欢甜口的可以准备黑芝麻、花生、豆沙这些经典口味,咸口的话香菇鲜肉、荠菜猪肉也很美味。不管选哪种馅料,都要注意馅料的湿度,太干的话包的时候容易开裂,太湿又会不好成型,稍微调得润一点,包起来更顺手,煮出来口感也更饱满。
接下来是和面,这一步直接影响汤圆的软硬度。准备一个干净的盆,倒入适量糯米粉,然后加温水和面,水温很关键,不能用开水也不能用凉水,开水会把糯米粉烫熟,揉出来的面团容易结块;凉水和的面不够黏,煮的时候容易散。温水大概在40-50度左右,摸起来不烫手就行。加水量要循序渐进,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糯米粉变成絮状,然后用手开始揉面。揉的时候要稍微用点力,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,像耳垂一样柔软有弹性,这样的面团做出来的汤圆才会软嫩。如果揉面的时候感觉太干,就再加点温水;太湿的话可以撒点干糯米粉,一定要揉到面团不粘手、不松散的状态,然后盖上湿布醒10分钟,让面团充分吸收水分,醒好后的面团会更柔软。
醒面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馅料了。以最受欢迎的黑芝麻馅为例,把黑芝麻提前炒熟,放凉后用料理机打成粉,然后加入融化的黄油或者猪油,再加上适量的白砂糖和一点点牛奶,搅拌均匀。黄油和猪油能让馅料更香更顺滑,牛奶则能增加湿度,这样调出来的馅料不会太干硬,咬下去会有流心的感觉。如果是鲜肉馅,就把猪肉剁成泥,加入切碎的香菇、姜末、葱花,再放生抽、蚝油、少许盐和淀粉,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,最后加一勺清水继续搅拌,让馅料更水润,煮出来的汤圆馅才会鲜嫩多汁。
然后就到包汤圆的环节了,这一步要耐心一点,手法轻柔。把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揉成长条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小剂子大概像乒乓球那么大,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大小。取一个小剂子,用手掌搓圆,然后用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坑,慢慢把坑捏大,变成一个小碗的形状,注意边缘要薄一点,底部厚一点,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。放入适量的馅料,不要放太多,不然封口的时候会漏馅,大概是馅料占汤圆的三分之一左右就行。然后用手指沿着边缘慢慢向上捏合,把口封紧,再放在手掌心轻轻搓圆,一个圆润可爱的汤圆就做好了。包好的汤圆要放在撒了干糯米粉的盘子里,防止粘连,全部包好后可以盖上保鲜膜,避免风干变硬。
最后就是煮汤圆了,这一步是让汤圆变软好吃的关键。锅里加足量的水,大火烧开后,把汤圆一个个慢慢放进去,放的时候要轻轻搅动一下,防止汤圆粘在锅底。然后转中火煮,不要用大火,大火容易让汤圆外面煮烂了里面还没熟。煮的过程中,汤圆会慢慢浮起来,浮起来之后再煮3-5分钟,期间可以加一次冷水,让汤圆受热更均匀,煮出来更软嫩。判断汤圆是否熟了,可以用勺子轻轻按压一下,如果汤圆能快速回弹,就说明熟了。煮好的汤圆捞出来,浇上一点桂花糖或者红糖水,一碗软乎乎、香喷喷的汤圆就做好了。
其实汤圆怎么做软好吃又简单,关键就是食材选对、和面水温合适、揉面到位、包的时候手法轻柔、煮的时候火候得当。只要掌握了这些小技巧,不用复杂的工具,在家就能做出比外面买的还好吃的汤圆。咬一口,软糯的外皮包裹着香甜或鲜美的馅料,温暖从舌尖蔓延到心底,无论是作为早餐、点心还是夜宵,都是很不错的选择。平时有空的时候,不妨试着自己做一次,看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,那种幸福感是买不到的。而且自己做的汤圆可以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馅料,食材也更健康卫生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