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糖饼是江南地区颇具名气的传统小吃,外皮酥脆掉渣,内里香甜软糯,咬上一口,满满的都是儿时的味道。很多人觉得传统小吃的做法复杂,其实无锡糖饼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就能轻松搞定。不需要复杂的工具,家常的食材就能做出地道的风味,无论是作为早餐搭配豆浆,还是午后的小点心,都再合适不过。
首先得准备好做无锡糖饼的食材,这些材料在普通菜市场或超市都能买到,不用特意去寻。中筋面粉500克就够做一大盘了,温水220毫升左右,白糖120克,猪油60克,白芝麻适量,另外再准备少许面粉用来调糖馅。这里要注意,面粉不用选高筋或低筋,中筋面粉的筋度刚好,做出来的饼皮既有嚼劲又不会过硬。温水的温度也有讲究,大概30到40摄氏度,用手摸起来不烫为宜,这样能让面团更好地松弛。
接下来开始揉面,把中筋面粉倒进大盆里,中间挖个小坑,倒入准备好的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形成絮状。然后加入20克白糖和30克猪油,下手开始揉面。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把面团里的空气尽量揉出去,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,能拉出比较薄的膜就差不多了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40分钟左右。醒发的环境温度不要太低,不然醒发时间会变长,冬天可以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把盆放进温水里,这样醒发出来的面团会更蓬松。
在面团醒发的时间里,我们来调糖馅。找一个小碗,放入剩下的100克白糖,再加入20克干面粉和30克猪油,用勺子把它们充分拌匀。糖馅里加干面粉是为了防止烤的时候糖汁流出来,猪油则能让糖馅更香甜滋润,吃起来不会觉得干噎。如果喜欢芝麻味浓一点,还可以在糖馅里加少许白芝麻,这样味道会更丰富。调糖馅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只要把材料混合均匀就行,避免面粉起筋。
面团醒发好后,取出来放在案板上,稍微揉几下排气。然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30克左右,像做包子一样把每个小剂子揉圆,盖上湿布静置10分钟,让剂子二次醒发。二次醒发很重要,能让后续擀皮和包馅的时候不容易破。静置好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,就像包包子的皮一样,这样包馅的时候边缘容易捏紧,不会露馅。
取一个擀好的圆皮,中间放上适量的糖馅,然后像包包子一样把口捏紧,捏的时候要注意把褶皱捏实,不然烤的时候容易裂开。包好糖馅的面团翻过来,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,用手掌轻轻压扁,压成直径约8厘米的小圆饼。把所有的小剂子都按照这个步骤做好,然后在每个小圆饼的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清水,撒上适量的白芝麻,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让芝麻粘得更牢固,这样烤出来的无锡糖饼表面会更香脆。
烤箱提前预热到180摄氏度,预热的时候可以把烤盘铺上油纸,或者刷一层薄油,防止糖饼粘在烤盘上。把做好的糖饼放进预热好的烤箱里,中层烤20到25分钟。烤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糖饼的颜色变化,当糖饼表面变成金黄色,闻着有浓郁的香味的时候就差不多熟了。如果家里没有烤箱,用平底锅烙也可以,平底锅刷油,中小火慢慢烙,烙到两面金黄酥脆就行,不过用烤箱烤出来的糖饼外皮会更酥脆一些。
刚烤好的无锡糖饼不要马上吃,稍微放凉一点,不然里面的糖馅会很烫嘴。放凉后的糖饼外皮依然酥脆,内里的糖馅融化后变得软糯香甜,甜而不腻,芝麻的香味和糖馅的甜味融合在一起,让人越吃越想吃。很多人担心自己做的无锡糖饼不够酥脆,其实关键就在揉面和烤的温度,面团要揉到位,烤的时候温度不能太低,这样才能烤出酥脆的外皮。另外,猪油的用量也不能太少,猪油能增加饼皮的酥脆度和香味,用黄油代替虽然也可以,但味道会差一些,还是猪油做出来的更地道。
无锡糖饼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只要食材选对,步骤做对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平时周末在家,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做出一大盘香甜酥脆的无锡糖饼,家人朋友都能尝个鲜。这种传统小吃不仅味道好,还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,自己动手做出来的,比外面买的更有意义,也更卫生健康。不用羡慕外面小吃摊的味道,在家就能轻松复刻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