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北方的家常饭桌上,总能见到一些不起眼却格外暖心的吃食,面鱼子就是其中之一。它不像拉面那样讲究筋道,也没有手擀面的繁琐步骤,凭着简单的做法和爽滑的口感,成了很多人记忆里的家常味道。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,一碗热乎乎的面鱼子下肚,浑身都暖和起来,那种踏实的幸福感,是很多精致菜肴都给不了的。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,面鱼子怎么做简单又好吃,就算是厨房新手,跟着步骤来也能一次成功。
要做面鱼子,首先得把食材准备好,其实需要的东西特别常见,家里一般都有。面粉是主角,选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,不用特意买高筋或者低筋的,500克面粉大概能做三四个人的量,大家可以根据家里的人数灵活调整。然后是水,和面用的水最好是温水,30度左右刚刚好,这样和出来的面团更柔软,后续搓面鱼子也更省事,大概需要200-220毫升的温水,具体用量得看面粉的吸水性,边加边搅就能把握好。除了面粉和水,还需要一点点盐,加在面里能让面鱼子更筋道,大概3克就够了,另外准备点配菜和调料,比如葱花、香菜、生抽、香醋、香油、虾皮、紫菜,喜欢吃辣的再备点辣椒油,这些调料能让面鱼子的味道更丰富,但要是家里暂时没有某一样,也不用特意去买,简单调味就已经很香了。
接下来就是和面了,这一步是基础,只要掌握好水的用量,就没什么难度。把面粉倒进一个大一点的盆里,中间挖个小坑,把盐放进去,然后慢慢往坑里倒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等盆里没有干面粉的时候,就可以下手揉面了,揉的时候不用太用力,顺着一个方向揉,把絮状的面团揉在一起,直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这个面团不用揉到“三光”(盆光、手光、面光),差不多光滑不粘手就行,毕竟面鱼子不需要那么高的筋度。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者湿毛巾,醒面15-20分钟,醒面的目的是让面粉里的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,面团会变得更柔软,后续搓的时候不容易断裂。醒面的时间不用太长,利用这个空当可以把配菜洗好切好,调料也准备到位,这样后续就能一气呵成。
醒好的面团就可以开始搓面鱼子了,这一步是最关键也最有意思的地方。把醒好的面团取出来,放在案板上稍微揉几下,然后分成几个小面团,每个小面团大概像拳头那么大,这样方便操作。取一个小面团,用手搓成直径大概1厘米的长条,然后把长条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剂子。接下来就是搓面鱼子的核心动作了,取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,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住剂子的一端,然后轻轻往前搓,同时拇指稍微用力往下按,这样就能搓出一个一头尖一头圆,像小鱼子一样的形状。刚开始搓的时候可能形状不太规整,没关系,多试几个就熟练了,搓好的面鱼子放在撒了干面粉的盘子里,防止粘在一起,全部搓好备用。这里有个小技巧,要是觉得搓起来费劲,或者想快一点,可以准备一个干净的梳子,把小剂子放在梳子的齿上,用拇指往前推,也能做出带有纹路的面鱼子,不仅好看,还能更好地挂住汤汁。
面鱼子搓好后,就该煮了,煮面鱼子的水要多一点,水开后往锅里加一勺盐,这样能让面鱼子煮出来更筋道,还能防止粘在一起。然后把搓好的面鱼子顺着锅边慢慢倒进去,边倒边用勺子轻轻搅拌几下,避免面鱼子沉底粘锅。面鱼子下锅后会沉在水底,等水再次烧开,面鱼子会慢慢浮起来,浮起来之后再煮1-2分钟,面鱼子就熟了。判断面鱼子熟没熟还有个小方法,用筷子夹一个面鱼子,轻轻捏一下,感觉里面没有硬芯就是熟了。煮好的面鱼子捞出来可以过一下凉水,这样口感会更爽滑,尤其是在夏天吃凉面鱼子的时候,过凉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,但要是冬天想吃热乎的,就不用过凉水了,直接捞进碗里就行。
最后一步就是调汤底了,这一步直接决定了面鱼子的味道,简单的调料就能调出鲜美的汤底。在碗里放一勺生抽、半勺香醋、几滴香油,喜欢吃辣的加点辣椒油,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适量的盐和鸡精。要是家里有虾皮和紫菜,可以先把虾皮和紫菜用开水冲一下,然后把冲好的水倒进碗里,要是没有,直接用煮面鱼子的汤也行,煮面鱼子的汤里有面的香味,用来调汤底更鲜。把调好的汤底搅拌均匀,然后把煮好的面鱼子捞进碗里,撒上葱花和香菜,一碗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面鱼子就做好了。要是想让营养更丰富一点,还可以在汤底里加一个荷包蛋,或者放几片青菜叶子,这样既有主食又有蔬菜,吃起来更均衡。
其实面鱼子怎么做简单又好吃,关键就在于掌握好和面的软硬、醒面的时间以及搓面鱼子的手法,这些步骤都不复杂,只要多做几次就能熟练掌握。它没有固定的调味方式,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,喜欢清淡的就少放调料,喜欢浓郁的就多加点配菜,不管怎么调,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家常味道。有时候家里剩下一点面粉,不想做馒头也不想做面条,就可以试试做面鱼子,简单快捷,还能让家人换个口味。一碗热乎乎的面鱼子,虽然简单,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,吃下去的是温暖,感受到的是家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