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扁鱼,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它鲜美的滋味,清蒸或者煮汤是最常见的做法,总想着把那股子鲜气最大化。但有时候吃多了鲜口的鱼,反而会想念一种更浓郁、更接地气的味道,这就不得不琢磨扁鱼怎么做不鲜又好吃了。其实啊,家常菜的魅力就在于灵活变通,不局限于固定的做法,换种思路处理扁鱼,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美味,家里人反而吃得更欢。
要做好扁鱼怎么做不鲜又好吃这事儿,第一步的处理环节就得下点功夫。买回家的新鲜扁鱼,先把鱼鳞刮得干干净净,这是基础活计,可不能马虎。接着关键的一步来了,鱼鳃一定要整个儿摘除,别留下一点残余,鱼肚子里那层黑膜也得用刀仔细刮掉,这些部位可是鲜味的“重灾区”,处理干净就能先去掉一大部分鲜气。处理好的扁鱼用清水冲洗两遍,然后在鱼身两面斜着划上几道深一点的刀纹,这样不仅能让后续的调料更好地入味,还能让鱼肉在烹饪过程中更易熟透,避免出现外熟里生的情况。
处理完扁鱼,就得进行腌制,这一步是让扁鱼不鲜又好吃的核心环节之一。准备一个干净的大碗,放入两勺食盐、一勺料酒,再切上几片生姜和几段葱白放进去。把扁鱼放进碗里,用手把调料均匀地抹在鱼身上,尤其是划刀的部位和鱼肚子内部,都要仔仔细细抹到,确保每一处都能接触到调料。腌制的时间不用太长,十五分钟刚刚好,时间短了入味不够,时间太长又容易让鱼肉变得太咸,反而影响整体的口感。在腌制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准备其他的配料,这样能节省后续的烹饪时间。
配料方面,选点能中和鲜味又能丰富口感的食材就很不错。我通常会准备一小块五花肉,切成薄片,五花肉煸出的油脂能让扁鱼更香;再准备一个白萝卜,切成滚刀块,萝卜吸饱汤汁后味道特别好,还能起到解腻的作用;另外,生姜、大蒜切片,干辣椒切段,豆瓣酱、酱油、老抽、白糖这些调料也得提前备好。一切准备就绪,就可以开始煎鱼了,煎鱼的技巧掌握好了,鱼皮香酥,鱼肉也不会散。
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温烧到六成热,也就是油面开始微微冒烟的时候,把腌制好的扁鱼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的水分,然后小心地放入锅中。煎鱼的时候不要急着翻面,先保持中火煎三分钟,直到鱼皮变得金黄酥脆,再用铲子轻轻推动扁鱼,确认可以轻松移动后再翻面,另一面也煎三分钟。煎鱼的时候可以在锅里放一两片生姜,这样既能去除鱼肉可能残留的少许腥味,又能让鱼的香味更突出。扁鱼煎好后先盛出来放在盘子里备用,锅里留少许底油。
利用锅里剩下的底油,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片,小火慢慢煸炒,把五花肉里的油脂煸出来,这样做出来的扁鱼会带着一股肉香,味道更有层次。五花肉煸到表面微微焦黄的时候,加入一勺豆瓣酱,快速翻炒出红油,接着放入姜片、蒜片和干辣椒段,继续翻炒出香味。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不用太多,能没过扁鱼的一半就可以了,再放入两勺酱油、一勺老抽、一勺白糖,用铲子把调料搅拌均匀,让汤汁呈现出浓郁的酱色。
把煎好的扁鱼重新放回锅里,再加入切好的萝卜块,大火把汤汁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炖二十分钟。这个炖煮的过程很关键,既能让鱼肉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,又能让萝卜变得软糯香甜。在炖煮的时候,要不时地把锅里的汤汁舀起来浇在鱼身上,让鱼身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均匀地裹上汤汁,这样吃起来才够入味。二十分钟后,打开锅盖,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,这时候开大火收汁,收汁的时候要不停搅拌,防止锅底糊掉。
等汤汁收得差不多,变得浓稠透亮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了。用铲子小心地把扁鱼盛到盘子里,上面撒上一把切好的香菜段点缀一下,一道不鲜却好吃的家常扁鱼就做好了。这样做出来的扁鱼,没有了清蒸时那种浓浓的鲜气,取而代之的是酱香和酥香,鱼肉紧实入味,鱼皮酥酥脆脆,搭配着吸满汤汁的萝卜块,每一口都特别下饭。家里人每次吃这道菜,都能多扒拉两碗米饭,连汤汁都舍不得剩下,用来拌米饭更是绝了。
其实生活中很多食材都像扁鱼这样,换一种做法,就能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。以前总觉得鱼就该吃鲜的,直到尝试了这种做法,才发现原来扁鱼还能有这样的美味。扁鱼怎么做不鲜又好吃,关键就在于处理时去除鲜味来源,腌制时充分入味,烹饪时用浓郁的调料和恰当的火候激发香味。不需要复杂的步骤,也不用昂贵的调料,用最家常的做法,就能做出让一家人都爱吃的扁鱼。有时候做菜就像生活一样,偶尔换个角度,就能发现不一样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