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的农家小院里,枣疙瘩是不少人记忆里的家常美味。金黄的面团裹着香甜的枣馅,咬一口面酥软,枣香在嘴里散开,暖乎乎的感觉从舌尖传到心里。想要做出这样的枣疙瘩,其实不用复杂的步骤,但每一个小细节都得用心,这样才能让面既酥软又带着嚼劲,枣馅甜而不腻。
做枣疙瘩,选对面粉是基础。很多人觉得随便用一种面粉就行,其实不然。要是想让面酥软,中筋面粉是最合适的。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既不像高筋面粉那样容易让面团变硬,也不会像低筋面粉那样缺乏嚼劲。买面粉的时候,看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,蛋白质含量在11%左右的就是中筋面粉,这样的面粉做出来的枣疙瘩面才会酥软有韧性。要是家里只有高筋面粉,也可以加少量玉米淀粉进去,按5:1的比例混合,能降低面粉的筋度,同样能让面变得酥软一些。
和面的水温与醒面时间也直接影响着枣疙瘩面的酥软度。不少人习惯用冷水和面,觉得方便,但冷水和面容易让面团起筋,蒸出来的面会偏硬。其实用温水和面更好,水温控制在30℃到40℃之间,这个温度的水不会烫到酵母,还能让酵母更好地发酵,同时也能让面粉中的蛋白质充分吸水,形成的面筋更柔软。和面的时候,水要一点点加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变成絮状,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。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揉,把面团里的空气揉出来,这样面团才会细腻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湿布醒面,醒面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,具体要看室温。要是天气冷,醒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,或者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,比如灶台上,让面团充分松弛,这样后续擀皮的时候不容易回缩,蒸出来的面也更酥软。
枣馅的处理也很关键,好的枣馅能让枣疙瘩更添风味,也能间接让面的口感更协调。选枣的时候,最好选新疆灰枣,这种枣肉厚核小,甜度也高,不用加太多糖。把枣洗干净后,用温水泡20分钟,泡到枣肉变软,然后去掉枣核。去核的时候可以用剪刀剪开枣的侧面,把核取出来,也可以用去核器,方便又快捷。处理好的枣肉切成小丁,要是喜欢更细腻的口感,可以把枣肉放到锅里,加少量水慢慢熬煮,煮到枣肉软烂,然后用勺子压成泥。煮枣的时候不用加太多水,不然枣泥会太稀,不好包。要是枣本身甜度够,就不用加糖了,要是觉得甜度不够,可以加一点点冰糖粉,搅拌均匀后放凉备用。凉透的枣馅更容易包,也不会让面团因为受热而变形,影响面的酥软度。
包枣疙瘩的时候,手法要轻柔,避免把面团揉硬。醒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,不用再揉太多次,稍微揉一下排气就行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像乒乓球那么大。把小剂子用手掌压成圆饼,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,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露馅,而且中间厚的部分蒸出来会更酥软。取适量枣馅放在面皮中间,用手指沿着面皮边缘慢慢向上捏,把口封紧,然后把枣疙瘩搓圆,放在铺了油纸的蒸笼里。摆放枣疙瘩的时候,要留一点间距,因为蒸的时候面团会膨胀,避免粘在一起。全部包好后,不要马上蒸,再醒发10分钟,让面团再次松弛,这样蒸出来的枣疙瘩会更蓬松酥软。
蒸制的火候和时间也不能马虎。蒸锅加水烧开后,把蒸笼放上去,大火蒸15分钟,然后转小火蒸5分钟,最后关火焖3分钟再开盖。大火蒸能让枣疙瘩快速定型,小火蒸可以让里面熟透,焖的那几分钟能让枣疙瘩的口感更稳定,不会因为突然开盖而塌陷。开盖的时候要注意,别让蒸锅盖上的水珠滴到枣疙瘩上,不然面会变得湿黏,影响酥软的口感。蒸好的枣疙瘩,表皮光滑,用手轻轻一捏,能感觉到面很有弹性,咬一口,面酥软香甜,枣馅的味道在嘴里慢慢散开,让人回味无穷。
有时候家里人多,一次会做很多枣疙瘩,吃不完的可以放凉后放到冰箱里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再蒸几分钟,还是一样的酥软好吃。要是喜欢吃有点嚼劲的,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加少量全麦粉,这样既健康,面的口感也更丰富。枣疙瘩怎么做面酥软又好吃,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就是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好,选好料、和好面、处理好馅、掌握好蒸制的火候,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记忆里那种酥软香甜的家常味道。无论是作为早餐,还是午后的点心,这样的枣疙瘩都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温暖和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