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下班回家,总想着做一道简单又下饭的菜,炖茄子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。软乎乎的茄子吸饱了汤汁,筷子一夹就脱骨,配着白米饭能连吃两大碗。可不少人做炖茄子时,要么炖不软嚼着费劲,要么吸油太多吃着腻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,就能做出喷香入味的炖茄子。今天就把家里常做的方法分享出来,都是实打实的家常经验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要让炖茄子又软又好吃,选对茄子是第一步。市面上的茄子有圆的有长的,紫皮的绿皮的也都常见,按我的经验,做炖茄子最好选紫皮圆茄子,这种茄子肉质饱满,含水量适中,炖出来不容易散架,还能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。挑的时候别选太大的,中等个头刚好,用手捏一捏,手感紧实有弹性,蒂部新鲜没有发黑的,这样的茄子才够新鲜。要是买不到圆茄子,长茄子也能替代,就是炖的时候要多注意火候,避免炖烂成泥。买回家的茄子先别急着切,放久了容易氧化发黑,要做的时候再处理,保持食材的新鲜度。
处理茄子也是个关键环节,很多人直接切了就炒,难怪做出来不好吃。正确的做法是把茄子洗净后,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,不用切太小,大概两三厘米见方就行,太小了炖的时候容易碎。切好的茄子块放进大碗里,撒上一勺食盐,用手抓匀,静置十分钟左右。这一步是让茄子杀出水分,不仅能减少后续烹饪时的吸油量,还能让茄子更容易炖软,吸收汤汁的能力也会更强。十分钟后会看到碗底有不少水,把这些水倒掉,再用清水稍微冲洗一下茄子表面的盐分,沥干水分备用,这样处理过的茄子,后续做出来就不会油腻。
炖茄子想要香,搭配点五花肉准没错。选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切成薄片,这样煸的时候能出不少油脂,给茄子增香。要是不爱吃肥肉,用瘦肉也行,但最好再加点食用油,不然茄子容易柴。除了肉,葱姜蒜是必备的,生姜切片,大葱切段,大蒜拍扁,喜欢吃辣的可以切点小米辣,增加点风味。调料方面不用太复杂,家里常用的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料酒就够了,要是有黄豆酱或者豆瓣酱,加一勺进去,香味会更浓郁。这些调料都是家常的,不用特意去买,随手就能凑齐。
起锅烧油,油不用放太多,因为五花肉还会出油。油热后先把五花肉片放进去,小火慢慢煸炒,把肥肉里的油脂都煸出来,肉片炒到表面微黄就行。这时候把姜片和葱段放进去,翻炒出香味,要是加豆瓣酱的话,现在就可以放一勺进去,炒出红油,这样炖出来的茄子颜色会更有食欲。接着把沥干水分的茄子块倒进锅里,转中火快速翻炒,让每块茄子都均匀地裹上油脂和调料。炒到茄子表面微微发皱,颜色变深的时候,加入一勺料酒去腥,两勺生抽提鲜,半勺老抽上色,再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没过茄子就行,别加太多,不然汤汁太稀不入味。
水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锅盖慢慢炖。这一步一定要有耐心,小火慢炖才能让茄子充分吸收汤汁,变得软糯。炖的时候每隔五分钟左右翻一下锅,防止茄子粘在锅底烧糊,尤其是锅底有五花肉煸出的油脂,不翻动容易糊底影响口感。很多人炖茄子炖不软,就是火候没掌握好,要么火太大水烧干了茄子还没软,要么火太小炖的时间不够。一般来说,炖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行,具体要看茄子的大小,用筷子戳一下茄子,能轻松戳透就说明炖好了。
茄子炖软后,转大火收汁,这时候把拍好的大蒜放进去,翻炒均匀,大蒜的香味能让整道菜的味道更上一层楼。收汁的时候要不停翻动,让每块茄子都裹上浓稠的汤汁,根据自己的口味尝一下咸淡,要是淡了就加点盐,觉得味道不够鲜可以加一勺蚝油。别把汤汁收得太干,留一点汤汁泡米饭特别香。等汤汁变得浓稠,紧紧裹在茄子上的时候,就可以关火出锅了,盛到盘子里再撒上点葱花点缀一下,看着就有食欲。
这样做出来的炖茄子,又软又入味,茄子吸饱了五花肉的香味和调料的精华,入口即化,一点都不油腻。每次家里做这道菜,孩子都能多吃一碗饭,老人也说这样炖的茄子软乎,好消化。其实炖茄子真的不难,关键就是选对茄子、提前杀水、小火慢炖这几个步骤,掌握了这些小窍门,就能做出比饭店还好吃的家常炖茄子。
有时候我还会在炖茄子的时候加点土豆或者青椒,土豆炖软后粉糯香甜,青椒能增加一点清爽的口感,让这道菜的营养更丰富。要是觉得五花肉太腻,换成鸡肉或者排骨也行,味道同样好吃。不同的搭配能做出不同的风味,但核心的做法是不变的,只要让茄子炖软炖透,充分吸收汤汁的香味,就是一道成功的炖茄子。
下班回家,花半小时做这么一道炖茄子,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米饭,简单又温暖,这就是家常便饭的魅力。不用复杂的调料,不用精湛的厨艺,用最朴实的做法,就能做出最暖心的味道。下次再想吃炖茄子,就按照这个方法试试,保证让你做出又软又好吃的炖茄子,全家都爱抢着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