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在川渝地区的家常菜里,粑粑肉绝对算得上是一道自带烟火气的硬菜。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,桌上摆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粑粑肉,软糯中带着香脆,肉香混合着葱姜的鲜,一口下去满是满足。很多人在家做粑粑肉时,总觉得成品不够脆,要么口感发柴,要么软塌塌的没嚼劲,其实想要做出香脆好吃的粑粑肉,关键在于食材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中的几个小细节,这些细节看似简单,却直接影响着粑粑肉的最终口感。
做粑粑肉首先要选对肉,五花肉是最佳选择。很多人会纠结选瘦一点还是肥一点的,其实肥瘦比例3:7或者4:6最合适。太瘦的五花肉做出来的粑粑肉容易发柴,缺少油脂带来的润口感;太肥的话又会显得油腻,吃起来负担重。选好的五花肉要去皮,然后切成小块,再用刀剁成肉馅。这里有个小窍门,剁肉的时候不要剁得太碎,保留一些细小的肉粒,这样做出来的粑粑肉会更有嚼劲,吃起来也更香脆。如果觉得剁肉麻烦,用绞肉机也可以,但要注意不要绞成泥,稍微粗一点的颗粒感更能提升口感。
除了五花肉,淀粉的选择也很关键,这直接关系到粑粑肉能不能脆起来。最好用红薯淀粉,因为红薯淀粉黏性适中,做出来的粑粑肉口感更Q弹香脆。玉米淀粉虽然也能用,但黏性稍差,成品可能不够紧实;土豆淀粉则容易让粑粑肉口感发黏,不够清爽。淀粉的用量也要掌握好,一般来说,500克五花肉搭配100-120克红薯淀粉比较合适。如果淀粉放少了,粑粑肉容易散,不成形;放多了又会让口感变硬,失去肉的香味。在加入淀粉之前,最好先把淀粉用适量的清水调成水淀粉,这样更容易和肉馅融合均匀,避免出现结块的情况。
调馅是让粑粑肉脆好吃的另一个重要步骤。把剁好的肉馅放入大碗中,加入适量的盐、胡椒粉、生抽、少许老抽调味,再打入一个鸡蛋,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。鸡蛋能起到凝固和增香的作用,让粑粑肉的口感更嫩滑。然后分多次加入葱姜水,每次加入后都要充分搅拌,直到肉馅把葱姜水完全吸收。葱姜水可以去除肉的腥味,还能让肉馅更水润,避免成品发柴。待肉馅搅拌上劲后,再倒入调好的水淀粉,继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直到肉馅和水淀粉完全融合,呈现出黏稠的状态。这时候可以取一小块肉馅放入热水中煮熟,尝一下味道,根据口感调整盐和调料的用量。
接下来就是蒸制环节了。准备一个干净的蒸碗,在碗底刷一层薄薄的油,然后把调好的肉馅倒入碗中,用勺子把表面抹平,再用筷子在肉馅表面扎几个小孔,这样可以让蒸汽更好地流通,避免肉馅中间夹生。把蒸碗放入蒸锅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40-50分钟。蒸制的时间要根据肉馅的厚度来调整,如果肉馅比较厚,就要适当延长蒸制时间。蒸好后的粑粑肉不要马上取出,先关火焖5-10分钟,这样可以让粑粑肉的口感更紧实。取出蒸碗后,待粑粑肉稍微冷却,用刀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状。这时候可以看到,做好的粑粑肉色泽红亮,质地紧实,还没吃就能闻到浓郁的肉香。
想要粑粑肉更脆,还有一个可选的步骤,就是把切好的粑粑肉片放入热油中稍微炸一下。油温六成热时放入肉片,炸至表面金黄酥脆即可捞出控油。经过油炸的粑粑肉,外皮香脆,内里软糯,口感层次更丰富。不过这个步骤不是必需的,喜欢清淡口感的朋友可以省略,直接蒸好切片就能吃。不管是直接吃还是油炸后吃,粑粑肉都可以搭配醋汁或者蘸料,醋的酸味能解腻,让香脆的口感更突出。很多人还会把粑粑肉和其他食材一起烹饪,比如和青菜、粉丝一起煮汤,或者和辣椒、花椒一起爆炒,不过最能体现其本味的还是蒸制后直接食用,这样才能尝到粑粑肉最纯粹的香脆和肉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