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,总有几道不起眼却能撑起半顿饭的家常菜,腐乳豆腐就是其中之一。它不需要复杂的食材,也不用耗费太多时间,几块豆腐、一瓶腐乳,再搭配些日常调料,就能做出喷香扑鼻的味道,无论是配白米饭还是就着馒头吃,都格外爽口。很多人觉得外面餐馆的腐乳豆腐味道厚重,家里做的总差点意思,其实不是手艺问题,只是没摸清其中的小门道。今天就把家里老人传下来的做法分享出来,步骤简单,新手也能一次成功。
做腐乳豆腐,食材的挑选是基础,选对了食材,成功率就已经过半。豆腐得选老豆腐,也就是北豆腐,这种豆腐质地紧实,含水量低,不容易煮散,还能充分吸收腐乳的汤汁。买的时候用手按一按,感觉有弹性、不软塌的就好,要是买的是刚做出来的热豆腐,记得先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,让表面的水分稍微蒸发一下。腐乳的选择看个人口味,喜欢偏咸香的就用红腐乳,要是偏爱微甜口感,白腐乳或者玫瑰腐乳更合适,我家里常备的是红腐乳,做出来的豆腐颜色红亮,看着就有食欲。除了主食材,还要准备几片生姜、几瓣大蒜,一小把葱花,再加上生抽、白糖和少许食用油,这些都是厨房里常备的,不用特意去买。
食材备齐后,先处理豆腐。把老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,大概两厘米见方就好,太大了不容易入味,太小了煮的时候容易碎。切好的豆腐块不要直接下锅,先过一遍水。锅里加适量清水,放一小勺盐,水烧开后把豆腐块放进去,煮一分钟左右捞出来,用清水冲一下沥干水分。这一步很多人会省略,其实焯水不仅能去除豆腐的豆腥味,还能让豆腐的质地更紧实,后续吸收汤汁的时候也不会散掉。焯水的时候盐不用放多,一点点就够,主要是给豆腐入个底味。
接下来就是调腐乳汁,这是腐乳豆腐味道的关键。取一个小碗,把两块腐乳连同腐乳汤一起放进去,用勺子把腐乳压成泥,一定要压得细腻一些,这样汤汁才能均匀地裹在豆腐上。然后往碗里加一勺生抽提鲜,半勺白糖中和腐乳的咸味,再加入小半碗清水,搅拌均匀,腐乳汁就调好了。这里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要是喜欢味道浓一点,就少加点水,爱吃甜口的可以稍微多放一点糖,我家孩子喜欢淡一点的味道,所以我通常会多加点清水,这样豆腐吃起来不腻。
锅里放适量食用油,油热后先把姜片和蒜片放进去,小火炒出香味,注意不要炒糊了,不然会有苦味。然后把沥干水分的豆腐块放进去,用铲子轻轻翻动,让每块豆腐都裹上一层油。这时候要开中小火,慢慢煎,把豆腐的表面煎到微微发黄,这样豆腐吃起来外香里嫩,口感更好。煎豆腐的时候耐心一点,不要频繁翻动,等一面煎好再翻另一面,不然豆腐很容易碎掉,影响卖相。
豆腐煎好后,把调好的腐乳汁倒进去,汤汁的量刚好没过豆腐的一半就可以。然后开大火把汤汁烧开,再转小火慢慢炖,让豆腐充分吸收腐乳的味道。炖的时候可以用铲子轻轻推动一下豆腐,让每块豆腐都能接触到汤汁。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五分钟左右,看到汤汁变得浓稠,紧紧裹在豆腐上就可以了。要是喜欢汤汁多一点的,也可以少炖一会儿,留一些汤汁泡米饭,味道特别香。
出锅前撒上一把葱花,稍微翻动一下,让葱花的香味融入到菜里,一道香喷喷的腐乳豆腐就做好了。端上桌的时候,红亮的豆腐块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,闻着就特别有食欲,孩子每次都能多吃一碗米饭。有时候我还会在炖豆腐的时候加一点青椒或者红椒,不仅颜色更好看,还能增加一点辣味,适合喜欢吃辣的家人。
其实做腐乳豆腐没有那么多讲究,关键是食材新鲜,步骤到位。很多人做的时候豆腐容易散,就是因为没有焯水或者煎的时候火候掌握不好。还有的人觉得腐乳太咸,不敢多放,其实可以通过增加清水和白糖的量来中和咸味,不用担心味道不够。我有时候早上时间紧张,就会提前把豆腐焯水,晚上回家直接煎,十几分钟就能做好这道菜,省时又省力。
这道腐乳豆腐陪着我从小吃到大,是家里餐桌上最常见的家常菜。小时候妈妈做的时候,我总喜欢围着灶台转,等着出锅后先尝一块,烫得嘴里直呼气也舍不得吐出来。现在自己成家了,也经常给孩子做这道菜,看着孩子吃得香的样子,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。家常菜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,它不需要昂贵的食材,也不用复杂的做法,却能承载着一家人的温暖和记忆。
有时候朋友来家里吃饭,我也会做这道腐乳豆腐,大家都觉得味道比餐馆里的还好吃,纷纷问我做法。其实只要按照这个步骤来,每个人都能做出好吃的腐乳豆腐。无论是新手还是经常做饭的人,都能轻松掌握。以后不想做饭的时候,就试试这道腐乳豆腐,简单快捷,还特别下饭,让你不用再为吃饭的问题发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