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总盼着妈妈蒸饭,不为别的,就为了锅底那层金黄的锅巴米,嚼着又脆又香,哪怕没有菜,空口吃都能吃小半碗。后来自己成家了,也想做出那样的锅巴米,试了好几次要么软塌塌的,要么焦得发苦,慢慢摸索下来,才知道这里面藏着不少家常小窍门,其实锅巴米怎么做又脆又好吃,也不是什么难事,只要把每一步都做到位,在家也能做出香酥脆的锅巴米。
选米是做锅巴米的第一步,也是很关键的一步。不用特意去买多贵的米,咱家里平时蒸饭用的籼米就挺合适,籼米颗粒比较长,黏性小,做出来的锅巴米不容易粘在一起,口感也更脆。要是家里没有籼米,用粳米也行,就是粳米黏性比籼米稍大一点,做的时候得注意控制水分,别让锅巴米粘成一团。可千万不能用糯米,糯米的黏性太大了,就算做好了也会软乎乎的,根本达不到脆的效果,这点可得记牢。
选好米之后,就得泡米了。把米淘洗干净,然后放进清水里泡着,泡的时间不用太长,一般两三个小时就够了,泡到用手指能轻松捏碎米粒就行。很多人觉得泡米麻烦,直接就煮,其实泡米这一步不能省,泡过的米吸水更均匀,煮的时候不容易夹生,而且做出来的锅巴米会更酥松,咬起来也更脆。泡米的水不用太多,刚好没过米粒就行,泡好之后把水倒掉,再用清水淘洗一遍,沥干水分备用。
接下来就是煮米了,这一步最容易出错,很多人把米煮得太烂,最后做出来的锅巴米自然不脆。其实煮米不用煮到全熟,煮到八成熟就刚好。锅里加适量的水,水开之后把泡好的米放进去,用中火煮,煮的时候要时不时搅一搅,防止米粒粘在锅底。煮到米粒看起来已经膨胀,但还有点白芯的时候,就可以把米捞出来了,捞的时候要沥干水分,别带着太多水,不然铺米的时候会粘。剩下的米汤也别浪费,加点糖或者盐,就是一碗好喝的米汤,一点都不浪费。
然后就是烘锅巴米了,这一步得有耐心,急不来。最好用家里的铁锅,铁锅导热均匀,烘出来的锅巴米受热也均匀,不会有的地方焦有的地方没熟。先把铁锅烧热,然后在锅底刷一层薄油,油不用太多,能把锅底盖住就行,油太多的话,锅巴米会腻,口感也不好。把沥干水分的米均匀地铺在锅里,铺的时候要注意薄厚一致,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,厚的地方不容易烘脆,还容易夹生,薄的地方又容易焦。铺好之后,转小火慢慢烘,这时候可不能开大火,大火会把锅巴米的表面快速烤焦,里面还是软的,吃起来又苦又不脆。
烘的时候可以时不时地把锅端起来晃一晃,让锅巴米和锅底分离,防止粘在锅底。大概烘五六分钟,看到锅巴米的底部变成淡淡的金黄色,就可以用铲子轻轻把锅巴米翻个面,继续用小火烘另一面。翻面的时候要小心,别把锅巴米弄碎了,要是觉得不好翻面,也可以用盘子把锅扣住,然后快速把锅翻过来,让锅巴米落在盘子里,再把锅巴米滑回锅里继续烘。另一面再烘三四分钟,直到两面都变成金黄色,闻着有股浓浓的米香味,用手轻轻敲一下,能听到清脆的声音,这时候锅巴米就做好了。
要是想让锅巴米的味道更丰富一点,也可以在铺米的时候撒点白芝麻,或者在泡米的时候加一小勺盐,这样做出来的锅巴米会多一层香味,吃起来更有滋味。做好的锅巴米可以直接当零食吃,也可以泡在粥里,或者搭配着菜吃,怎么吃都香。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吃我做的锅巴米,每次做一大锅,没几天就吃完了,有时候朋友来家里做客,尝过之后也会问怎么做,我就把这些步骤告诉他们,他们回去试了之后都说好。其实锅巴米怎么做又脆又好吃,真的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选对米、泡好米、煮到八成熟,再用小火慢慢烘,就能做出又脆又香的锅巴米,自己在家做的,没有添加剂,吃着也放心,有空的时候不妨试试,说不定你也能做出让家人喜欢的锅巴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