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在家做汤圆,不少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:煮出来的汤圆要么皮硬邦邦的,要么一煮就破,根本尝不到那种软糯香甜的口感。其实关键就在于汤圆面的处理,只要掌握对方法,自己做的汤圆面也能像外面老字号那样软糯劲道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汤圆面怎么做才软糯好吃,都是些家常能用到的小技巧,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。
先说说原料的选择,做汤圆面主要用的是糯米粉,但糯米粉也分种类,不是随便抓一袋就行。市面上常见的糯米粉有两种,一种是用籼糯米磨的,颜色偏白,颗粒细;另一种是圆糯米磨的,颜色稍微偏米黄,颗粒感略明显。想要汤圆面软糯,建议选圆糯米磨的糯米粉,这种糯米粉黏性更足,做出来的面皮口感更扎实,煮好后也不容易散。要是家里只有籼糯米粉也没关系,可以加点粘米粉调和一下,一般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按 8:2 来配,既能保留软糯的口感,又能增加面皮的韧性,煮的时候不容易破。另外,面粉的新鲜度也很重要,放久了的糯米粉容易受潮结块,做出来的汤圆面会发涩,口感差很多,所以买的时候尽量选生产日期近的,回家后密封好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。
接下来是和面,这一步是决定汤圆面是否软糯的关键。很多人习惯直接用冷水和面,其实这样做出来的面皮容易硬,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和烫面结合。先准备一个干净的盆,倒入适量糯米粉,然后慢慢加入刚烧开的热水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把糯米粉搅成絮状,注意不要加太多热水,大概占总粉量的三分之一就行,剩下的部分用温水来补。加温水的时候要少量多次,一边加一边用手揉,直到面团能揉成光滑的球状,而且不粘手、不发散。这里有个小细节,揉面的时候可以稍微加点白糖,不仅能增加一点底味,还能让面团更有光泽,煮出来的汤圆面也更软糯。揉好的面团不要马上用,要盖上保鲜膜醒 15 到 20 分钟,让面团里的水分充分吸收,面筋也能松弛下来,这样后续包汤圆的时候不容易开裂,煮出来的口感也会更细腻。
醒好面之后,就该揉剂和包馅了,这两步也有讲究,处理不好会影响汤圆面的软糯度。先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搓成长条,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小剂子大概跟乒乓球差不多大就行,太大了煮的时候不容易熟透,太小了包不了多少馅。分好的小剂子要一个个搓圆,放在撒了干糯米粉的盘子里,防止粘在一起。接下来是压皮,用手掌把小剂子轻轻按扁,注意中间要稍微厚一点,边缘薄一点,这样包馅的时候不容易破,而且煮出来的汤圆皮厚薄均匀,口感更一致。包馅的时候不要放太多,一般馅料占汤圆总重量的三分之一就行,太多了容易把皮撑破,太少了又尝不到馅的味道。包好之后要再次把汤圆搓圆,确保馅料被完全包裹住,没有缝隙,这样煮的时候就不会漏馅,汤圆面也能保持完整的软糯口感。
煮汤圆的步骤也不能马虎,要是煮的方法不对,就算汤圆面和得再好,也会变得不好吃。先在锅里加足量的水,大火烧开,然后把包好的汤圆一个个轻轻放进锅里,注意不要一下子放太多,避免汤圆粘在一起。汤圆下锅后要用勺子轻轻推动几下,防止粘在锅底,然后保持大火煮,等水再次烧开,汤圆浮起来的时候,就可以转中火,然后往锅里加一点冷水,继续煮。等水再次烧开,再加点冷水,这样重复加三次冷水,直到汤圆完全熟透,看起来鼓鼓的,颜色也变得透亮,就可以捞出来了。为什么要加三次冷水呢?因为这样能让汤圆内外受热均匀,不会出现外面煮烂了里面还是夹生的情况,而且能让汤圆面更有弹性,吃起来更软糯。捞汤圆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用漏勺用力刮锅底,以免把汤圆皮弄破,最好用勺子轻轻舀起来,沥干水分后再盛到碗里。
除了这些基础步骤,还有几个小技巧能让汤圆面更软糯。比如和面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猪油或者黄油,大概每 500 克糯米粉加 10 克左右就行,猪油能让面团更顺滑,煮出来的汤圆面带着一点油润的口感,不会干巴巴的。要是喜欢甜味重一点的,还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加少量炼乳,既能增加甜度,又能让面皮更软糯。另外,要是一次做太多汤圆吃不完,可以把生汤圆放进冰箱冷冻室,冻硬后装在保鲜袋里保存,下次吃的时候不用解冻,直接下锅煮就行,煮的时候可以多加点水,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,这样冻过的汤圆面也能保持软糯的口感。还有一点要注意,煮好的汤圆要尽快吃,放久了会坨在一起,面皮也会变得硬邦邦的,影响口感,所以最好是煮多少吃多少,现煮现吃才能尝到最软糯的味道。
其实做汤圆面没有那么难,只要选对糯米粉,掌握好和面的水温、醒面的时间,再注意煮汤圆的技巧,就能做出软糯好吃的汤圆。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,跟家人一起动手做汤圆,不仅能尝到自己做的美味,还能享受动手的乐趣。大家可以试试这些方法,说不定下次做的汤圆,就能让全家人都赞不绝口,再也不用羡慕外面卖的汤圆了。毕竟自己做的汤圆,用料实在,吃着也放心,而且通过自己的手做出软糯的汤圆面,那种成就感也是买现成的比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