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秋冬季节,不少人家都喜欢腌点酸菜,一来能存住蔬菜,二来冬天吃着酸脆爽口,配着馒头、炖着粉条都香。咱普通人家做酸菜,图的就是个干净实在,更想知道酸菜怎么做才酸的好吃,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,都是平日里总结的家常经验,一步步做到位了,酸味儿自然正,吃着也舒坦。
选白菜是第一步,这菜选得对不对,直接影响后面酸菜的口感和酸味。咱得挑那种青帮白帮的白菜,不是那种特别嫩的娃娃菜,嫩白菜水分太多,腌出来容易软塌塌的,不脆;也别选老得叶边发黄、还带着硬筋的,那样的白菜腌完嚼着费劲,口感差。挑的时候用手捏捏菜帮,感觉紧实的就好,菜叶要新鲜,没有烂叶、虫眼,这样的白菜腌出来才容易出好味道。
把白菜拉回家,先别急着腌,得先晾一晾。找个通风好的院子或者阳台,把白菜根朝上、叶朝下摆开,晒个两三天就行。不是要把白菜晒蔫了,就是让表面的水分稍微少一点,要是带着太多生水直接腌,容易坏缸。晒的时候注意别让雨淋着,淋了雨的白菜再腌,也容易出问题。晒到白菜叶子有点发皱,菜帮还是硬挺的状态,就可以收回来处理了。
处理白菜的时候,先把外面那层不太干净的老叶剥掉,然后把白菜根切下去一点,不用切太多,去掉最底下硬的部分就行。接着把白菜切成两半,要是白菜比较大,切成四瓣也可以,这样方便入味。切好的白菜别用清水洗,咱之前晾过,表面的浮尘已经少了,一洗反而会带入多余水分,影响发酵。要是实在觉得有点脏,用干布擦一擦菜帮就行,尽量保持白菜本身的干爽。
腌酸菜的容器也得讲究,最好是家里那种老式的陶缸,陶缸透气,发酵的时候能让酸菜慢慢出味儿,酸得更地道。要是没有陶缸,用干净的塑料桶也行,但一定要保证桶里一点油星都没有,不管是之前装过什么,都得用热水反复冲几遍,晾干了再用。有油的容器腌酸菜,菜容易坏,还会发黏,那酸味儿就不正了,甚至会有怪味儿。
往容器里放白菜的时候,要一层白菜一层盐地铺。盐别放太少,太少了酸菜不酸还容易坏;也别放太多,太咸了就盖过酸味儿了,吃着也不舒服。一般来说,十斤白菜配半斤左右的盐就差不多,咱凭感觉来,每铺一层白菜,就撒上薄薄一层盐,用手稍微按一按,让盐能跟白菜接触到。铺到最后,要把白菜都压实了,然后找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压在上面,石头得比容器口小一点,能刚好把白菜都压在水下,不让菜漂起来,漂在水面上的白菜容易氧化,还会坏。
压好石头之后,就不用怎么管了,把容器放到阴凉的地方,别晒太阳,太阳一晒温度高,酸菜容易坏,还会发苦。也别放在太暖和的屋里,温度太高发酵太快,酸味儿会很冲,不好吃;温度太低也不行,发酵慢,得等好久才能吃。一般家里的厨房角落或者储藏室,温度保持在十来度,就挺适合酸菜发酵的。
接下来就是等着酸菜发酵了,这个过程大概要二十多天到一个月。这期间别老打开容器看,打开次数多了,容易进脏东西,还会影响发酵环境。等差不多到时间了,先打开一点看看,好的酸菜应该是透亮的黄色,用手摸一摸,菜帮还是脆的,闻着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儿,没有臭味、霉味儿。要是看到酸菜发黏,或者颜色发黑,闻着有怪味儿,那就是坏了,可不能吃,吃了容易闹肚子。
其实酸菜怎么做才酸的好吃,关键就是这些细节要做到位。选对白菜,晾好水分,容器干净无油,盐的量合适,再给它一个阴凉的发酵环境,基本上就能腌出酸得地道、吃着好吃的酸菜。有时候咱自己腌,可能第一次没做好,比如酸味儿不够,或者有点发黏,别灰心,下次注意调整盐的量,或者看看是不是容器没洗干净,多试两次就有经验了。
等酸菜腌好了,吃的时候也有讲究。捞酸菜要用干净的筷子,别用沾了油的筷子,不然剩下的酸菜容易坏。捞出来的酸菜可以切成丝,洗不洗看个人习惯,喜欢淡一点的就用清水冲一下,喜欢浓一点酸味儿的就直接用。冬天用酸菜炖粉条,加点五花肉,炖得烂烂的,酸菜的酸味儿融入汤里,喝一口暖到心里;或者炒酸菜肉丝,配着米饭吃,特别下饭。咱自己腌的酸菜,没有添加剂,吃着放心,那酸味儿也比外面买的现成酸菜更自然,更合自己的口味。
有时候家里人多,腌一缸酸菜很快就吃完了,吃完了再腌一缸,能从冬天吃到开春。每次腌酸菜,看着白菜在缸里慢慢发酵,最后变成黄亮亮的酸菜,心里也挺有成就感的。这家常的酸菜,看着普通,却藏着咱过日子的小智慧,把简单的食材变成好吃的味道,不就是生活里最实在的幸福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