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不少人喜欢吃软乎乎的苹果,不管是给牙口不好的老人,还是给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,软苹果都很合适,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苹果比较软又好吃,其实在家用常见的厨具就能搞定,一点都不复杂。
首先选对苹果品种很重要,不是所有苹果都适合做成软苹果。像花牛苹果、黄元帅这类苹果,本身果肉就偏粉,稍微处理一下就容易变软,而且口感绵密;但如果选了富士苹果这种脆口的,想让它变软就得多花点心思,不过也不是不行,只是需要注意方法。要是你家里刚好有放了几天有点皱皮的苹果,别扔,这种苹果水分稍微少点,做软苹果反而更容易入味,口感也会更软嫩,刚好能利用起来。
蒸苹果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让苹果变软的方法,很多人第一次尝试做软苹果都会选这个方式。先把苹果洗干净,要是怕有农药残留,可以用盐水泡个三五分钟再冲干净。然后从苹果顶部切个小盖子,用小勺把中间的果核挖掉,注意别挖太深,不然蒸的时候果肉容易烂掉。如果喜欢带点甜味,可以在挖空的地方放一点点冰糖,不用多,毕竟苹果本身有甜味,放多了反而会腻。接着把切下来的苹果盖盖回去,用牙签固定一下,这样蒸的时候水分就不容易进去,苹果的原味也能保留更多。然后把苹果放进蒸锅,锅里加水,水开后转中火蒸 10 到 15 分钟,具体时间看苹果大小,小一点的苹果 10 分钟差不多,大的就多蒸个三五分钟。蒸好后别急着吃,稍微放凉一点,不然会烫嘴,凉了之后你会发现苹果果肉变得特别软,用勺子轻轻一挖就能挖下来,入口绵柔,还有淡淡的果香,不管是直接吃还是压成泥都很方便。
除了蒸苹果,煮苹果也是个好办法,而且煮的时候还能搭配点其他食材,让味道更丰富。先把苹果去皮去核,切成小块,这样煮的时候更容易变软,也方便吃。锅里加适量的水,要是喜欢喝煮苹果的水,就多加点水,不喜欢的话少加一点,没过苹果块就行。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些配料,比如放几颗红枣,红枣煮软后甜甜的,和苹果的味道很搭;或者放几片生姜,冬天喝煮苹果水的时候加生姜,还能暖身子。开火把水烧开,然后转小火慢慢煮,煮个 15 到 20 分钟,直到苹果块变得透明软烂,用筷子一戳就能戳透就可以了。煮好的苹果块软嫩多汁,连汤一起喝也很舒服,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,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煮苹果,整个人都暖和了,而且这样做出来的苹果,一点都不浪费,连汤汁都带着苹果的甜味。
烤苹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烤出来的苹果带着点焦香,味道和蒸、煮的不太一样,喜欢吃带点香气的人可以试试。先把苹果洗干净,不用去皮,在苹果表面用刀轻轻划几道口子,划的时候别太深,不然烤的时候果肉会烤烂掉,划口子是为了让苹果在烤的时候能更好地释放水分,也更容易变软。然后准备一个烤盘,在烤盘上垫一张油纸,把苹果放上去,要是喜欢甜一点,可以在苹果表面刷一层薄薄的蜂蜜,或者撒一点点白砂糖,刷蜂蜜的话烤出来会有淡淡的焦香,味道更特别。接着把烤盘放进预热好的烤箱,烤箱温度调到 180 度,烤 20 到 25 分钟。烤的过程中可以偶尔打开烤箱看看,避免烤过头。烤好的苹果拿出来后,用手摸一下会感觉有点软,放凉一会儿,咬一口就能感觉到果肉的软嫩,还带着烤箱烤出来的香气,比直接吃脆苹果多了一种风味,平时当小零食吃也很合适。
还有个不用开火的方法,适合家里没有蒸锅、烤箱,或者不想麻烦开火的人,就是把苹果放熟。要是买的苹果太硬,直接吃咬不动,想让它变软,可以找一个密封的袋子,把苹果放进去,再放一根香蕉或者一个成熟的西红柿,然后把袋子口扎紧,放在阴凉的地方,放个两三天。因为香蕉和西红柿会释放乙烯,这种物质能加速苹果的成熟,苹果成熟后果肉就会变软。不过这个方法需要等几天,不能马上吃到软苹果,适合不着急吃的情况。等苹果变软后,拿出来闻一下,会有很浓的苹果香味,摸起来也软软的,这时候直接吃就很软,口感也很甜,和新鲜脆苹果是完全不同的味道。
其实怎么做苹果比较软又好吃,真的没有那么难,不管是蒸、煮、烤,还是放熟,都是日常生活中能轻松做到的方法。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,根据自己手边的工具和喜欢的口味,选一种方法试试,就能吃到软嫩可口的苹果。比如早上时间紧张,就简单蒸个苹果当早餐的一部分;周末有空的时候,就煮个苹果汤或者烤几个苹果当零食,不管哪种做法,都能让苹果变成软乎乎的样子,吃起来也舒服。而且这些方法都不用复杂的调料,只用苹果本身的味道,或者加一点点常见的配料,就能做出好吃的软苹果,大人小孩都能吃,特别实用。